|
晚餐吃得比早餐“好”的人,会有什么后果?![]() 早餐吃好了活力一天,晚餐吃对了安稳睡眠。 然而理想总被现实打败:当代年轻人习惯了早餐敷衍了事,晚餐大快朵颐,甚至九、十点开启夜宵模式。 ![]() 俗话说“早吃好、晚吃少”,如果颠倒过来会有什么后果? 晚餐吃太多,两种病风险飙升! 你知道吗,即使在一天中摄入完全相同的食物,只是吃的时间不同,身体调节餐后代谢的节律也不一样。 一份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: 在糖尿病患者中,晚餐比早餐摄入更多的能量、脂肪和蛋白质,与更高的糖尿病死亡率、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相关。 晚餐比早餐,摄入更多热量 晚餐和早餐热量差值最大的人(>567 kcal/d),和早晚餐吃得差不多的人(≤67 kcal/d)相比,死于糖尿病的可能性要高出 92%,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要高出 69%。 晚餐比早餐,摄入更多脂肪 晚餐和早餐脂肪供能比差值最大的人(脂肪供能比的差值>13.7%),和两餐脂肪供能比差异不大的人(脂肪供能比差值 ≤2.5%)相比,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了 67%。 晚餐比早餐,摄入更多蛋白质 晚餐和早餐蛋白质供能比差值最大的人(供能比差值>7.7%),和早餐蛋白质供能比不比晚餐少人的相比,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了 96%,糖尿病死亡率上升了 92%,全因死亡率上升了 46%。 因此,晚餐时吃太多的食物,可能会通过扰乱时钟基因的表达而造成代谢紊乱。 早餐晚点吃,晚餐早点吃 除了热量,进食的时间也有讲究。早餐吃太早,晚餐吃太晚,是现代人的通病。这么调整更有利于健康: 早餐:晚点吃 人在睡眠时,消化器官仍在消化吸收存留在胃肠道中的食物,到早晨才渐渐进入休息状态。 早餐与中餐间隔4~5小时为好,最好在7~8点之间吃。 早餐吃太早,会干扰胃肠的休息,使消化系统长期处于疲劳应战的状态。 尤其对于习惯早起的老年人来说,如果早餐吃太早,两餐间隔太久,中午更容易出现血糖会过低等症状。 早餐也不能不吃,否则极易引发低血糖,还会扰乱消化系统,导致肥胖。长时间不吃早餐,胃酸以及各种消化酶会腐蚀胃黏膜,引发胃溃疡等疾病。 晚餐:早点吃 食物进入胃肠道后,大约在1~2小时内达到吸收高峰,4小时左右才能完全排空。 按照晚上10点睡觉的时间来计算,建议晚餐最好18点左右吃,最迟不要超晚过19点。 晚饭吃太晚,容易导致多余的能量堆积,机体器官代谢负担增大,体重增加。 早点吃晚饭不光能改变胃饥饿素、瘦素等激素水平,还能延长饱腹感,避免过量饮食,减少患病几率。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曾研究发现,晚餐吃得晚可能增加患糖尿病、心脏病的风险。 早晚餐怎么搭配更营养? 在早晚餐的食材方面,营养专家结合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给出了参考意见。 早餐 避免单一化,尽量有蔬果 不仅要有主食,还要有至少两种蛋白质食物,以及至少一种蔬菜和水果。 时间充足时,将小米、糙米、地瓜、山药等做粥;匆忙时,直接冲一杯玛哈念生食。 建议早餐吃1个鸡蛋、1袋牛奶补充蛋白质,或者喝点豆浆。 叶菜可以急火快炒,或焯水后凉拌,也可以吃200~350克水果。 午、晚餐 主食要杂 午、晚餐主食就要杂,在家做饭也不要老是白米饭、馒头或面条,多做杂粮饭。在外就餐多吃杂粮馒头、杂粮饭或蒸红薯、南瓜、玉米等。 每天谨记“三少一多”。日常饮食谨记“少油、少盐、少糖、多水”的原则。 *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私信告知作者进行删除!
|